综合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应急管理

詹昱新,李素云*,刘义兰,喻姣花,王 莹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需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各类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其中,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是直接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的损害和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易造成社会的恐慌和混乱,也对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综合性医院的应急管理能力是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前沿和关键环节,护理管理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其组织管理效率和应急反应水平直接影响处理的成败。因此,不断增强综合性医院的护理组织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有助于及时防范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和降低国家财产损失至关重要。2019年湖北省内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我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全国三级甲等医院,是本次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中第一批定点救治医疗卫生机构,率先在武汉市内全面开展疫情防控救治和护理工作。现将我院在此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中的护理组织应急管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医院基本情况及疫情分析
1.1 医院基本情况我院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管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和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包括3个院区(本部、肿瘤分院和西区分院),除担负日常医疗诊治工作外,同时承担省内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任务。全院护理人员总数近4000人,是一支由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所组成的多学历层次结构。护理部工作制度和职责优化的完善率,护理人力资源机动库调配的科学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制定的合理性,医院感染防控及应急预案培训的系统性,均为本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1.2 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事件背景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发布了《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及《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对发现的27例病例进行隔离,并开展对疫情发源地“华南海鲜城”和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的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最早出现“不明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少数病人有呼吸困难,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经前期初步调查表明未发现明显的人传人证据,此组病例最早发病时间为2019年12月8日,最晚发病时间为12月29日,并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呼吸道疾病。此阶段对于此次引起肺炎感染的病原仍未知,2020年1月9日首次出现病人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的病例。同日经病原检测结果初步评估,专家组将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新型冠状病毒,且不同于已发现的人类冠状病毒,需要进一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验检测。1月13日,境外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者(感染者为武汉市民),随后,在同城先发病例中出现了家庭聚集性感染(夫妻两人发病,丈夫先发病,为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从业人员,妻子否认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暴露史)。1月16日起武汉市内开始出现新增病例,1月20日形势开始急剧变化,陆续出现医务人员病毒感染。1月20日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人传人风险,并证实已有14名医护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同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1月20日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并采取“封城限行”强制性防控举措,随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各地均启动应急防控响应措施。
2 护理组织应急管理
2.1 成立突发疫情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小组,完善全院防控体系
2.1.1启动护理组织应急管理体系
①在医院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成立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小组,由分管护理院长任小组组长,负责统一部署分工和明确管理职责,护理部主任为副组长,负责全面落实协调,护理部副主任为核心组员,负责临床质量安全、人力资源调配和医院感染培训,片区总护士长为小组组员,负责确保各临床科室的措施执行。②护理部主任和副主任于抗疫一线进行现场办公,对突发疫情时的各类紧急状况及时发现、指导处理和上报,与多部门进行有效协调以解决临床一线问题,集全院力量共同克服困难和做好保障工作;③发热门诊、急诊科、感染科病房和收治疑似病例病房的护士长和总护士长负责具体工作落实、评价反馈和沟通上报。
2.1.2 扩建调配护理人力机动库护理人力机动库
建立和调配制度的实施旨在确保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管理。我院在已有护理人力机动库基础上扩建抗疫护理人力机动库。鉴于对本次重大疫情的处理时长,护理部迅速制定抗疫护理支援人力储备计划、调配制度和具体实施方案。为保障抗疫工作和春节日常护理工作均能有效安全地开展,由各临床科室根据储备计划分批次上报和抽调护士加入抗疫护理人力机动库,对储备人员具体要求为:专业理论扎实、操作技能娴熟、具有重症护理经验且身心素质良好,年龄<45岁,工作必须满1年以上。为了保障病人安全和护理安全,在疫情暴发时迅速改造院内隔离病房的同时,护理部根据储备计划和调配方案,完成了首轮应急支援队伍的组建,成员为感染科、呼吸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护理骨干;统一制定隔离病区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具体分工,要求责任到人。随着春节假日期间疫情的蔓延扩散,在面对院内隔离病房和托管医院为新型完善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病房人力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同时为避免护士身心出现应激状况和增加职业暴露风险,护理部继续按照人力调配方案进行补充和更新应急机动库成员,每人支援时间为3周,支援结束后隔离休息2周再回病区上岗,对隔离病房和院内其他科室进行有序的人力调配,为抗疫期间的全院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2.1.3 规范门诊重点部门管理完善重点部门管理及病人就诊流程。
    本次疫情发生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的寒冷季节,大量病人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就诊,而由于此季节出现因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疾病引发的发热症状也同时就诊,不利于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管理。因此,为做好后期疫情的准备应对工作,护理部联合医务处、医院感染办公室等职能部门严格遵循《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迅速对发热门诊及急诊、急诊留观室及抢救室等就诊空间进行改造,完善救治相关的设施设备。①发热门诊管理:完善空间布局和工作流程,迅速扩建输液室、操作室和相关功能区域;留观室和抢救室加强通风,并关注气流方向,应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②急诊管理:落实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引导发热病人至发热门诊就诊,减少发热病人在急诊、门诊的停留、移动,杜绝回流,避免病人拥挤,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制定并完善重症病人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合理设置隔离区域,满足疑似或确诊病人就地隔离和治疗的需要;实施急诊气管插管等感染性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诊疗措施时,应按照接治确诊病人的要求采取预防措施。③疫情监测报告管理: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及时监测体温,详细询问相关病史并记录,按照诊疗规范进行病人筛查,早期识别疑似或确诊病人并采取早期隔离及防护措施,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
2.1.4 完善隔离病房和病室管理规范落实院内隔
    离病房和病室的设置管理。①院内隔离病房筹备:在改造发热门诊的同时,护理部同步对感染科病房进行筹备管理以作为收治疑似及确诊病人的院内隔离病房。鉴于疫情蔓延迅速性和严重性的预判,我院指挥小组依次将医院综合楼的感染科病房及同一栋楼同侧方向的病房全部征用作为隔离病房。将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分开安置,疑似病人住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病人可同室安置,以保障病人安全和严格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制度为核心,做好各类抢救物品、药品、仪器设备及硬件设施的筹备工作,确保数量、种类规格齐全且在使用效期内,相关物品尽可能采用一次性用物,如为重复使用物品,应遵循复用器械消毒灭菌管理规范,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规定,进行空气净化。②普通病区隔离病室的设置:护理部协同医院感染办公室指导各临床科室设置疑似病例科室内部隔离病室,用于疑似或确诊病人的隔离和救治,建立和落实相关工作制度、流程和应急预案;疑似或确诊病人实施专人专班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及时将疑似或确诊病人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定点医院或隔离病房,候诊期间对病人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救治措施。
2.1.5 重点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采取在门诊、急诊设置等候区等有效措施,避免人群聚集;备有充足的
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各门诊入口设置含乙醇和过氧化氢成分的速干手消毒剂,为病人及陪同者提供口罩并指导其正确佩戴;原则上不留陪、不探视;保持良好的通风,定时清洁消毒;用于疑似或确诊病人的听诊器、体温计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用品专人专用,若条件有限,每次使用后进行规范的清洁和消毒;落实病房常规清洁消毒工作,病人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处理;将疑似或确诊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严格进行规范处置。
2.1.6 切实落实职业防护管理
    严格落实职业防护措施,避免职业暴露。①各诊疗场所均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手卫生,根据脸型大小选择合适和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闭性能检测,4h更换1次,必要时戴乳胶手套。②严格执行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并配置流程图和穿衣镜,穿脱时有人协助和监督,严禁穿着个人防护装备离开污染区,设置脱摘防护用品双区域,在第一区域脱去外层防护服,如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外层手套和鞋套,在第二区域脱去防护服、内层手套、防护口罩和帽子;不得在污染区摘口罩、脱摘时不得抖动防护服,从内面卷好放入黄色垃圾袋;严格执行“三前四后”指证和更换防护用品的标准。③在实施标准预防基础上制作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措施,对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无创通气、气管切开、心肺复苏、插管前手动通气和支气管镜检查等,应提高防护级别,尤其做好眼部防护,防止体液渗入风险的发生,限制房间内人数在病人所需护理和支持的最低数量。
2.2 成立突发疫情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确保护理安全
2.2.1 实施护理质量三级管理制度
    为保障隔离病房的高质量护理和病人安全,依托护理部三级质量控制成立临时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同步组建护理管理者支援机动队,制定和实施管理者轮岗制度和计划,落实护理质量三级管理制度。支援隔离病房的其他科护士长负责一级质量管理,总护士长负责二级质量管理,要求管理者须至少提前半天熟悉隔离病房详情、工作流程并详细交接工作,每人支援3周后轮岗返回原病房和片区,旨在保障护理工作的科学、高效和安全地开展。护理部主任、副主任负责三级质量控制,对全院各隔离病房和重点科室进行严格督导。病房护士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规范流程,护士长高度重视对疑似或确诊病人的身份识别、药物管理、医嘱执行、监护抢救等重点环节和医院感染防控、防范职业暴露等关键环节的过程控制,隔离区内人人相互督促,确保护理安全。
2.2.2 强化护理人员应急知识
    培训提高护士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知识与技能水平对疫情防控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因此,护理部联合医务处、医院感染办公室、感染科针对本次疫情暴发特点和发展趋势制定培训考核制度和具体方案,依据岗位职责拟定培训内容,全面培训全院在岗护士和重点培训一线支援护士及护士长。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无法实施理论与操作集中授课培训,改为使用院内OA系统上传并推送培训课件与视频,各病房组织护士下载自学和对支援护士完成考核工作,护士长填写培训和考核记录表。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制度与措施、职业防护操作规范和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标本采集及运送、防护用品使用要求、可重复使用护目镜的处理流程、穿脱防护服、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环境清洁与消毒及手卫生、终末消毒后环境卫生学标本送检流程,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早控制。
2.2.3 落实责任制和分级护理管理
    为保障护理安全和质量,严格落实责任制护理和分级护理。支援护士接到应急调配任务后需提前半天到岗熟悉病房环境,隔离区内责任制护理要求定岗定位,实行“4⁃4⁃3”排班模式,即每日4班制,6h一班,3人一组轮换,上班4d、休息3d模式,责任护士全程负责所管隔离病人的一切护理工作,由感染科、呼吸科的高级护士任责任组长,对组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改进。同时为保障病人安全,根据疑似或确诊病人的病情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制度。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病人均具有多种基础疾病病史,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生命支持,防止器官功能损害和各类并发症,规范氧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实施循环支持护理,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病情反馈及疫情上报工作。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就诊和住院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2.2.4 落实标本采集及运送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核
    酸检测是疫情诊治的关键。我院作为湖北省内首个迅速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医疗机构,旨在加快对疑似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为保障采样人员和运送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暴露风险,我院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并考核,同时制定标本采集及运送管理制度与流程。①标本采集:设置专门的采样房间并安置空气消毒装置,对每例病人采样前后均进行空气消毒和物体表面消毒,严格落实对采样人员的三级防护措施。②标本放置:标本放置于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样本采集管里并拧紧,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生物安全样本袋中,每袋限为一份标本,用75%乙醇喷洒生物安全样本袋,然后放置在固定的专用标本存放台上。③标本运送: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实施三级防护措施,随身携带洁芙柔速干手消毒剂;按照医院感染办公室制定的固定路线和指定电梯收集转运标本,每次将生物安全样本袋放入转运容器后进行过氧化氢手消毒剂快速手消毒;转运容器应保持密闭,并有生物危害标识;运送完标本后对转运容器及时消毒,同时对标本运送的指定电梯进行消毒,避免污染环境。
2.3 成立突发疫情护理组织后援保障小组,为持续防控提供保障
2.3.1 协助调配药品、检验物资管理
    护理部组织院内护理管理者自主报名组建机动协调小组,以满足特殊时期隔离病房及院内外的各项援助任务。由于疫情发展较快,在各类防护用品等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依据《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原则和配备标准,为指导合理使用医用防护用品,做好疫情防控中的个人防护工作,护理部联合总务科制定科室申领计划和方案,优先保障一线病房的防护用品、器材耗材等物资供应,合理调配和联系总务科送物资到一线,其他病房物资申领需根据病房内疑似或确诊病人的数量给予批准,以保证合理使用和避免浪费资源;联系药剂科并为院内因职业暴露发生感染的护士提供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联系医学工程科紧急配置手指血脉氧饱和度监测仪、额温计等各类抗疫所需仪器设备。
2.3.2 严密监测并追踪高危人群
    本次疫情前期为散发性特征,潜伏期较长并具有传染性,在疫情逐渐扩大蔓延之际,院内出现了医护人员感染确诊和疑似病例并接受住院隔离治疗。因此,为加强对在岗护士特别是一线护士的职业防护,护理部制定高危疑似人群随访监测工作制度,并根据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学标准制定随访监测记录表,要求各病房开展主动健康监测,对全体护士进行上岗前体温、呼吸系统症状等监测并记录,早期筛查和发现疑似风险人群和避免交叉感染,对待确诊中的疑似人员实施居家隔离措施,病房每日指定专人对有不适症状但暂未出现典型表现者的高危人群进行逐一电话回访并登记,同时提交至护理部,由护理部干事及护士长志愿者组成随访小组每日对高危人群进行2次回访,并给予关怀问候和合理建议,同时配合医务处对疑似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
2.3.3  重视护理人员心理干预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和扩大,医用防护物资严重紧缺,又适逢春节假期“封城”、限行等多种举措的实施,隔离病房和隔离病室的护理人员持续处于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仍必须在面对职业暴露风险下坚守临床前线,同时已确诊或高度疑似而接受住院治疗和居家隔离的护士,均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即个体针对意识到的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心身整体性调适反应,主要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和躯体不适反应,严重影响个人和群体的工作完成,需要管理者高度关注护士的心理防护。除每日定时电话回访外,护理部制定一系列护士心理干预措施,由专职心理咨询师联合心理小组开辟院内抗疫护理心理热线和心理疏导微信群,有针对性地对个体和群体反应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案,分享转发心理护理技巧如光流技巧、蝴蝶拥抱、腹式呼吸等,以调整身心、自我安抚、保持内心安宁和缓解焦虑;病房护士长发挥核心作用,每天对在岗和隔离护士的生活、工作、家庭、心理进行电话关心问候,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同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避免过度劳累,营养食堂提供营养餐,增强机体免疫力。
3 效果与体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具有事发突然、难以预测、危害严重、影响面大、救援紧急等特征,直接影响公众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护士作为医务人员中的最大群体,在面对突发重大疫情时担负着重任和挑战。综合性医院护理组织的高水平应急管理能力是确保护理安全和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保障。在本次抗疫中我院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工作从容有序,顺利配合医院完成各项诊疗、抢救、转运等工作,已完成一线支援任务的护士800余名,确诊感染的在职护士接受住院隔离治疗且多数均顺利痊愈出院康复中。在本次应急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全院护理人员思想高度统一,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众多护士主动请缨支援抗疫前线,前后方组织之间高效配合、密切协作、统筹安排、快速应对,迅速启动护理应急预案和扩建抗疫应急队伍,全方位保障了抗疫救治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激发了护士的参与热情与使命感,提升了护理管理者的应对处置能力,通过对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施主动、及时、高效的护理组织应急管理,为后续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在面对突发疫情时如何做好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风险以及建立护士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仍值得护理管理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