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梗塞模型,模拟人

YJ/CPR150 高级婴儿梗塞模型
↓点击下图了解产品详情↓
高级婴儿梗塞模型

YJ/CPR145 高级成人气道梗塞和CPR模型
↓点击下图了解产品详情↓

高级成人气道梗塞和CPR模型


气道异物,一般是指喉、气管及支气管外入性异物。清醒患者进食时突然不能讲话、咳嗽,并有窘迫窒息症状,或在头后仰或三步法开放气道(仰头、开口、托下颌)后仍不能进行有效正压通气,吹气有阻力或胸廓不能抬起,应考虑气道异物或分泌物阻塞。传统的意识中,气道异物常见于婴幼儿童,尤其是刚学会走路至 3 岁最多见,现在发现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生气管异物明显多于儿童。当食物不慎进入气道,会引起完全或不完全梗塞,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当发生气道不完全梗阻时,患者出现突然呛咳、气喘、呼吸困难、不能讲话、典型的“V”型手势;当发生气道完全梗阻时,患者不能讲话,不能咳嗽,面色青紫,很快昏迷倒地,此时如不及时解除梗阻将危及生命。及时的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场徒手操作以海氏手法为主,结合其他徒手操作方法。2014 年以来,我站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普遍提高,对发生气道异物梗阻病人主要采用喉镜下取异物的操作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按照发生时间及抢救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使用普通去除异物方法的 A 组和同时使用喉镜下取异物的 B 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阻异物种类、伴随基础疾病、抢救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发现使用喉镜去除异物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故推荐院前急救医生使用。本研究还发现,发生气道异物梗塞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这可能与各自特性有关,男性性格粗犷、进食较快,女性相对细腻、进食较慢。气道异物好发于 3 岁以内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引起婴幼儿气道梗阻的异物常见原因有果冻、牛筋丸、西瓜、硬币、小型玩具等,多为非粘性食品,这与婴幼儿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喉保护机制及吞咽功能不健全、进食时嬉笑打闹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内引起气管阻塞等有关。据文献报道在美国急救医学流行病学调查中,食物和异物卡喉窒息占第六位死因,每年因此致死约 4000 人,其中 1/4 为儿童。60 岁以上老年患者更为多见,而引起老年人气道梗阻的异物多为年糕、粽子、汤圆等粘性食品,不易去除,且老年人往往在日常生活中疏于照顾,没有陪护,抢救不及时。中老年人神经末梢感受器反射功能差,咽喉反射差,气道灵敏度差,容易出现误吸。因此,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或者尽量少吃这些食品,进食宜慢,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更容易将口中食物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临床上还会发生心梗发作被误诊为气道异物梗塞发作的现象,临床医生要注意鉴别和识别。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原因有:(1)由于医生临床经验技能的限制、现场缺乏专业的急救器械和设备,未能及时识别气道梗阻,存在漏诊;(2)一些现场猝死、外伤致死患者有气道梗塞存在,因缺乏证据未被纳入;(3)一些气道异物不完全梗塞的病人经现场自救或互救后,异物解除,没有拨打急救电话,本文未能纳入。气道异物梗塞预防建议:(1)将食物切成小条状,细嚼慢咽;(2)吃饭、饮水、吞咽时不要谈话大笑;(3)避免大量饮酒(虽然本研究未将饮酒呕吐纳入其中,但临床上饮酒引起呕吐窒息非常常见);(4)对儿童和年老体弱者加强看护;(5)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宣传和培训。